
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“毛细血管”,贡献了60%以上的GDP、80%以上的城镇就业及70%以上的技术创新。新版《指南》以“以责任为引领,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”为核心,聚焦中小企业履责的战略定位、实践路径与价值转化,从四大维度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:
1. 战略引领,强化责任竞争力
《指南》创新性提出“责任竞争力”理念,强调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。通过识别业务相关性高的社会与环境议题(如供应链尽责、员工福祉、绿色技术等),引导企业将有限资源投入关键领域,将履责转化为降本增效、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。例如,环境责任章节新增“气候变化应对”与“生物多样性保护”要求,推动企业通过清洁能源应用和低碳技术研发抢占绿色经济先机。
2. 管理升级,对接国际标准
第二版《指南》全面融入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管理框架,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、经合组织《负责任企业行为尽责指引》等国际标准,新增“供应链社会与环境尽责”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”等硬性要求。此举不仅帮助中小企业规避国际供应链合规风险,更助力其融入全球价值链,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。
3. 工具创新,量化绩效评估
升级后的《指南》配套推出《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自查表》,涵盖责任管理、员工权益、环境责任等5大维度、120余项细化指标。企业可通过量化评估识别短板,制定改进路线图。例如,环境责任板块新增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”指标,推动企业从设计源头减少资源消耗;社区责任部分强化“乡村振兴”实践要求,引导企业结合业务特长参与乡村产业振兴。
4. 政策协同,激活发展动能
《指南》紧密衔接国家战略,呼应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中“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”的要求,并纳入2020-2024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汇编(如数字化转型补贴、绿色金融支持)。通过政策工具箱与履责指南的联动,为企业争取财税优惠、绿色信贷等资源提供路径。
实践意义:从合规到创新,打开增长新空间
中小企业履责不再是“成本负担”,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:
提升品牌公信力:通过ESG信息披露(如发布ESG报告),提升企业透明度,增强消费者、投资者与合作伙伴信任;降低运营风险:健全反腐败机制、供应链尽责管理,避免因合规问题导致的经营中断;
激发创新活力:鼓励“产学研用”协作与知识产权保护,推动技术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;
融入国家战略:响应乡村振兴、碳中和等议题,获取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。
未来展望:以责任为锚,共筑可持续发展生态
《指南》的发布标志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迈入标准化新阶段,中促中心将联合相关行业商协会、金融机构及链主企业,通过标杆案例推广、定制化培训、资源对接等举措,推动将社会责任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。
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
2025年4月8日